当前位置: 首页>> 直播>> 新闻办1>> 重要内容提示
 
关于农民增强活力的方针主要从两方面来体现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3年02月01日 12时33分   来源:中国政府网

    2013年2月1日(星期五)10时,新闻办举行发布会,请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和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唐仁健介绍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德国世界报记者]我有两个问题,在一号文件中,你们提到要对农民进行多予少许放活的政策,“放活”是指在哪方面放活?英文翻译是要减少对农民经济活动的控制,是减少哪些经济活动的控制?如何放活?

    [唐仁健]关于“多予、少取、放活”的六字方针多年以前就已提出。增强活力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体现:

    第一,提高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的程度。通过这方面的努力,比如说培育合作社,引导带动发展龙头企业等,让农民进入市场更加顺利,让农产品能够卖一个好的价格。

    第二,完善有关政策。关键是要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激发他们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这方面也还有很多文章是可以做的。

    [陈锡文]我稍微做一点补充,刚才唐主任讲得很全面,德国朋友刚才提到“多予、少取、放活”,可能在德文中理解包含着减少控制的意思,但是从我们这边来理解,有两个情况需要解释一下,一个是这句话实际上最早是在12年前的中央文件中提出来的。“少取” 的问题,农业税已经取消了;“多予”的问题,财政的三农支出年年都在增加。“放活”的问题,这些年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进展,例如保护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权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等。唐主任对城镇化对粮食进口的影响作了很充分的说明,我想特别提醒的是,要看到这几年粮食年年都在增产,主要动因是依靠科技,单产的提高在在近年起到了80%以上的作用。所以城镇化肯定会占用一部分耕地,但是如果真正重视农业,加强农业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的科技进步等等,我想在更少的面积上也可以生产出更多的粮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