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博体育官网

EN
https://www.gov.cn/

进入新时代 勇攀新高峰——国新办科技工作者中外记者见面会侧记

2018-01-25 08:00 来源: 人民日报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窗外寒气袭人,室内气氛热烈。1月24日上午,在日博体育官网新闻办举办的中外记者见面交流会上,5位科技工作者你一言、我一语,分享十八大以来的创新体会、畅谈未来的创新梦想,自豪、自信之情溢于言表……

“是党和国家把我培养成一个有知识的人。”满头银发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朱日祥,是5位科技工作者中年龄最大的,他的经历颇具时代感,“我做过农民、当过工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成长为中国科学院‘土生土长’的博士,并于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我的切身体会是,十八大以来,国家加大了对基础理论研究的支持。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地球深部探测装备研发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为国家走向地球深部、开展地质研究和资源勘探提供了‘国之利器’。”

“能够赶上这么好的一个时代,我感觉自己非常幸运!”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蒋立新说。她是一名心内科医生,同时又从事临床医学研究,深知科研对治病救人的重要性。“十八大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举措,频率之高、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创造了更多创新机会和更为宽松的科研环境。在我院新成立的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支持下,近5年来我带领团队在《柳叶刀》杂志上发表了5篇文章,为提高临床医疗质量和解决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提供了科学支撑。”

“我最大的感受是国家的科研环境越来越好了。”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骆清铭的研究方向是生物光学成像,他带领团队研发的“前脑网络可视化”装备目前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从原理样机、产品样机到设备应用示范,每个阶段都得到各级政府和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我切实感受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不仅体现在共识上,更落实到行动上。”

来自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王秀杰研究员生于1977年,是5位科技工作者中年龄最小的。她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学者,先后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日博体育官网五一巾帼标兵等荣誉,并作为党代表参加了十九大。“我最大的感受是自豪。”她说,十八大之后中国科学院启动了“率先行动”计划,打破研究所之间的壁垒,根据项目内容和科研目标组织研究团队,使科技战略国家队的集体攻关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创新能力和水平都有显著提升。“近些年,中国科学院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如‘悟空’暗物质探测卫星、‘天眼’射电望远镜、‘墨子号’量子通信卫星等,成为国家的‘科技名片’。”

“我补充一句!” 来自东北大学的王昭东教授拿起话筒,“我感触最深的,是研究成果现在更容易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了!”

王昭东介绍说,他所在的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的先进热轧钢材新一代控制轧制控制冷却技术、特种钢板辊式淬火技术,近年来在国内主要大型钢铁企业的50多条生产线上得到应用,年生产规模达到4000万吨。“前不久,国外的钢铁企业主动找上门来,希望能引进我们的技术。”

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并对强化基础研究、加强应用基础研究等做出具体部署。说到这里,5位科技工作者更加兴奋,争先恐后地发言: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泉,基础理论的重大突破往往会带动一系列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朱日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陆地石油的勘探成果说明,基础研究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至关重要,希望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切实加大支持力度。

蒋立新指出,医学领域的基础研究主要是探讨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得越透彻、越精准,开发疾病干预手段时靶点才能够选得越准、药物的研发效率才能越高。“我也特别想强调,基础研究应该以临床问题为导向,与临床应用研究紧密融合、无缝对接,研究效率才会更高,病人获益才会更大。”

“真正的颠覆性、革命性技术,一定源自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 骆清铭说,“要想做出引领性的工作,首先要有引领意识和创新自信。对中国的科学家来说,创新引领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敢不敢’和‘怎么做’的问题。”

“我们是做应用技术研发的,今后要更加深化产学研融合,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主战场。”王昭东表示。

王秀杰说,现在科研环境越来越好,而且有充足的投入,可以放开手脚做事情。“我们这一代青年人是非常幸运的,应该倍加珍惜。作为一线的青年科研人员,我认为要注意两点:一方面是练好内功,努力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水平;另一方面,要把好定位,把有限的时间和经费投入到那些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科学问题上。”(记者 赵永新)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陆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